在民主党和共和党的较量中,个人领导力的较量是不言而喻。个人领导力到底是什么?有什么样的素质才能做美国这个国家的首席执行官?令人大跌眼镜的是,一个没有从政经验、满嘴粗话、生活糜烂的特朗普在共和党候选人角逐中胜出,并斩获总统宝座。他满嘴自吹自擂、前后矛盾的流氓话语,扬言要在美国和墨西哥边界造高墙,对中国发动贸易战,居然人气旺盛。特朗普自我塑造的“个人领导力”形象,是不是在嘲笑传统领导力的那些规条?
个人领导力是先天的禀赋,还是后天的培养?
德国的社会学家韦伯把领导力分成“魅力型”和“官僚型”,人类社会在部落阶段崇拜的是个人魅力,特征有:勇敢、果断、高智商、仪表伟岸等等,后来由于法规制度的建设,领导人要在特定的框架下运作,于是理性、经验更重要。然而,对强有力领导的崇拜已经写在人类基因谱中,虽然它是非理性的。有时,魅力可以压倒一切。
商界和政界的个人领导力或许在抽象的层面上有相同之处,于是毛泽东、曾国藩都上了管理书籍的封面,似乎有了治国平天下的领导力,用在公司治理上,不过是牛刀小试。
领导素质到底是什么?一位长期执教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教授杰弗里·菲费尔(Jeffrey Pfeffer)在《信口开河话领导力》(Leadership BS)一书中搜集了各路专家们下的两百多条定义。有时候在同一篇论述中对个人领导力的定义前后相反,既要果断,又要有弹性;既要有坚定信念,又能博纳众议;领导是个好管理者,同时又能超出管理架构,具有高屋建瓴的宏观视野。正反辩证,说了等于没说。
据统计,美国每年在个人领导力培训上花费40亿美元,成为一个大产业,其理论和实践的前提是,领导不是先天的禀赋,而是可以培养出来的,领导的功能主要在带领团体完成特定工作。所以管理大师讲明,卓越的领导者能激发下属的潜力,使其心甘情愿地效力卖命,而一般的管理者只能提出要求,佐以“胡萝卜加大棒”的奖惩手段。一位成功的领导人,具备谦虚、真诚、表里如一、可信、无私等等的美德,很少用惩戒的方式来达到目的。
既然个人领导力是经过学习获得的,人皆可为尧舜,于是一个团体中,那些能施展影响力、驱使别人办事的人,虽然没有头衔和职权,都是实际的领导。这么一来,公司组织内就注入了一种平等的精神,可以减少一些等级带来的摩擦。个人领导力培训兼具“教化”的功能,让中层员工相信他们的上级领导都具有这些美德。
个人魅力在领导力中的作用不可低估
这些“领导术”多属于纸上谈兵。然而对企业而言,领导人的魅力成分,不可低估。领导人是公司人格化的形象,尤其对上市公司而言,明星领导人往往在短期给公司带来高度的媒体关注,在一个追星的时代,董事会对经常出现在媒体的明星CEO,赋予极高的期望。但是,过分强调个人的魅力,没有相应的本事,迟早会导致失望。雅虎的首席执行官,金发美女梅耶尔,人格魅力十足,可是一连串烧钱式的收购,不但没有扭转乾坤,反而大伤元气,公司招标出售主要业务时,竞标者寥寥,而且出价低得可怜。相比之下,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的成功不只是靠魅力,他对程序的把控毫不含糊,从收集未来科技的信息、判断竞争对手、设定目标和遴选团队、执行计划,到市场营销各个步骤,都能面面俱到,最终把苹果打造成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之一。
个人领导力培训是一门技术型的训练,着重有效聆听,通过识别对方的性格特征来了解对方,以寻找潜在价值来平衡相互利益。在和学员交流的时候,有人表示对个人领导力概念的困惑,认为学的一套和做的一套有差距,尤其在真诚的原则上,虚假泛滥,领导在争取和运用权力上,经常是自恋、刚愎自用、不惜背后捅刀的小人。领导力和权力是分不开的。权力的使用就是把自己的意志加在被领导的团队之上,来完成任务。我的回答是,员工对领导的期望要基于现实,过分地道德化,势必导致信任的弱化。最好是参考数据和事实,而不是用虚拟的标准来衡量个人领导力。
政界领导中,最能显现本事的是如何对应危机。在一个大众情绪不安的气氛中,领导如何才能稳住阵脚,转败为胜?这次美国大选,要烘托英明领导的出现,首先要有危机,即使没有危机,也要制造危机,特朗普首先就强调人心恐慌的背景:加州抢击事件、中东伊斯兰共和国、佛罗里达的恐怖袭击等等,言下之意是美国陷于内外交困,所以要有像他那样强势的领导人,以独特的风格来带领全国走出困境。
企业领导人也认识到危机是考验个人领导力的关键,要搞好所谓的“危机公关”,就要把外部的注意力转移到一些可控的因素上,表示信心十足,明天会更美好。公关套话千篇一律,什么危机就是危险和机会之类的陈词滥调。读者想知道的不是老总不眠不休,艰苦卓绝,而是从他的谈话来反映企业组织的本质和运作产生的后果。在这个关头,要是问一句“能谈谈你对‘领导力’的理解吗?”老总多半不耐烦,暗骂记者弱智,在他承受巨大压力的情况下,还要问这么一个不着边际的问题。可是做为媒体人来说,此时此刻不把个人领导力弄清楚,那这块灵通宝玉有啥用呢?
来源:中国人力资源网